曾恒
01馬王街與修業(yè)學校
穿過定王臺高架橋,有一條不起眼的老街,街口聳立著一面仿古牌樓,青磚黛瓦,上書“馬王街”三個大字。據考證,馬王街是曾經的馬楚王朝留下的歷史遺跡。時代變遷,馬楚王朝已經遠去,這條老街卻依然承載著歷史的痕跡,蘊藏著一座城市真正的記憶。
“東牌樓,西牌樓,紅牌樓,木牌樓,東西紅木四牌樓,樓前走馬。南正街,北正街,縣正街,府正街,南北縣府都正街,街上登龍。”這是一首古老的歌謠,歌詞中串燒起來的老長沙地名,都與馬楚王朝有關。古老的馬楚王朝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,其中,最有名的是馬王廟,那是馬家祭祀祖先,承受香火的地方。歷史的烽煙轉瞬即逝,到了清乾隆年間,馬王廟所祭祀的神升級換代,變成了“長著三只眼四條手臂”的馬王爺,可呼風喚雨,點石成金,懲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“叫你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!”這句綿里藏針的狠話,就是出自于此。
此外,新風街的流杯池,都正街的詹王宮,東城瀏陽河邊的馬王疑冢也是馬楚王朝的傳奇之地,《長沙府志》記載:楚王馬氏疑?!霸跂|南北城外,相傳三千三百六十七冢。”所謂馬王疑冢,包括馬殷墓和他的五個兒子馬希聲、馬希范、馬希廣、馬希萼和馬希崇,后來,馬家兄弟為了爭奪王位打得一塌糊涂,史稱“五馬爭槽”。
馬王街全長不到200米,十分鐘走完全程,仍然不見馬王廟的蹤影。老街坊說,馬王廟早就搬走了,舊址是現在的“修業(yè)學?!?。
原來,大名鼎鼎的“修業(yè)學?!本驮谶@條街上。轉身回頭,居然在一塊擠攢得無法形容的方寸之地找到了“修業(yè)學?!?,但見學校大門敞開,門口橫著欄桿。或許是上課的緣故,校門內外看不到學生的身影。不過,校園草坪和灌木修剪得十分精細,造型美觀,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,在擁擠而又局促的鬧市間滲出一股濃郁的書香。道光29年(1903年),同盟會員周震鱗等創(chuàng)辦修業(yè)學校,并在1910年將該校遷至馬王廟遺址。
歲月匆匆,如今,這所學校已經走過119年歲月,變成了一所街道小學。校門口的大理石外墻上,懸掛著兩塊醒目的招牌,黑底金字,分別書有“湘江評論陳列館”、“《湘江評論》舊址:青年毛澤東編寫”字樣。墻上還有一組精美的石刻浮雕,黃興、毛澤東、徐特立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躍然浮雕之上,栩栩如生。
這么一座古董級的學校,蘊含著數不勝數的革命故事。1903年,辛亥革命先驅黃興在此任教;1907年,徐特立在此斷指血書,喚起民眾;“五四”時期,毛澤東在該校創(chuàng)辦了著名的《湘江評論》,組織革命活動。大革命時期,王首道、毛澤覃、歐陽立安等革命者和田漢、沈醉、文國剛、張揚等英雄才俊盡皆出自這所學校。
馬王街南北貫通,四周高樓環(huán)伺。相比之下,老街的建筑古舊而又低矮,恍如隔世。不過,數米寬的街面干干凈凈,行人挨肩接踵,熙熙攘攘,各種特色的早點和小吃排列成行,將馬王街裝點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美食街。白天,街坊在鄰近的小瀛洲市場買菜,夜晚在夜宵攤上喝啤酒、吃燒烤,優(yōu)哉游哉,自得其樂。也許,這樣的生活正是小市民所追求的。除了美食,還有數不清的小超市、副食店、服裝店、文具店、復印店、大藥房,家家戶戶都帶著老街的印記。
值得一提的是老字號榮華齋,鋪面很平常,肉包子特別好吃,有正宗的長沙味。天氣晴朗的時候,街坊里的老少爺們會在店鋪門前擺一張小圓桌,兩個包子一杯茶,抄著溫軟的長沙調,天光聊到天黑,扯四季卵彈。
據說,這里是老長沙韻味最濃的地方。
02亂世出梟雄,木匠披戰(zhàn)甲
任何一個強大的王朝倒下,都會引發(fā)數年乃至十數年的大混亂。五代在北方更迭,十國在南方割據,你方唱罷我登場,上位的掌權者如走馬燈一般,把血腥和殺戮的歷史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對于長年累月辛苦勞作、躬耕于田土,卻又吃不飽穿不暖的平頭百姓而言,亂世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,也帶來了世所難逢的機遇,只要舍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,平頭百姓亦可成為亂世英雄。
馬殷,表字霸圖。河南許昌人。為了混口飯吃,少年馬殷出門拜師學藝,做木匠。可惜的是,亂世之中當了木匠還是吃不飽飯。然而,正是這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小木匠,最后成為了木匠鼻祖魯班先生最拿得出手的一位弟子。小木匠膽識過人,身在江湖志在四方,他不僅有一手木匠活,而且擁有一個相當霸氣的名字:霸圖。不得不說,這兩個字帶著一股生于俱來的英雄氣。
先天元年(712年),強盛的大唐王朝經歷了李世民、李治、武則天幾代狠人之后,皇位落到了馬屎外面光、抱著兒媳婦做老婆的混賬東西李隆基手上。從此,唐朝的國運每況日下。安祿山叛亂的后果很嚴重,使得威震四方的大唐王朝失去了半壁江山;隨之而來的情況更加糟糕,大魔王黃巢橫空出世,攪得中原大地一片腥風血雨,大唐王朝病入膏肓,一步一步地走向歷史的陵墓。
得中原者得天下,千里沃土,一坦平陽的豫中平原成為了歷代王朝和各路軍閥縱馬廝殺的好戰(zhàn)場,人民流離失所、生靈涂炭。
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。
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。
無論是掌管朝廷的門閥士族還是百無一用的書呆子,所有的人都在譏諷黃巢的詩詞對仗不工,鹽販子的后代沒文化。然而,如此這般驚天地、泣鬼神的“反詩”為什么一定要對仗整齊?沒有彪悍的人生,又怎么可能寫出境界如此瑰麗,氣魄如此恢宏“反詩”!書呆子們當然寫不出來,那些自以為是的家伙除了搖唇鼓舌、搬弄是非之外,別無長處。
廣明元年(880年),因為科舉屢試不第,反政府主義特別強烈的沖天大將軍黃巢繞著全中國轉了一個圈,然后揮師北上突破潼關,占領長安登基稱帝,國號“大齊”。能夠想得到的,黃巢都做到了。他帶著黃金甲士沖進長安,開始了一場最慘烈的殺戮。無論是李唐宗室、宦官太監(jiān),還是曾經看不起他的官老爺和書呆子,在黃巢的屠刀面前,都獲得了同等待遇:人人平等,統統砍頭。“朝見西來為過客,暮看東去作浮尸?!?/span>繁華的長安,頃刻之間成為人間地獄。
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,黃巢起義軍沉重地打擊了封建王朝勢力。對此,本人舉雙手同意。不幸的是,這位沖天大將軍因為過于剛猛而無法剛柔并濟,在人生最風光的當口猝然腰折!中和四年(884年),黃巢退出西安,敗死狼虎谷,結束了轟轟烈烈的一生。
樹倒猢猻散,大魔王完蛋了,篡位起家的秦宗權掙脫了所有的束縛,一馬當先沖殺出來,占據蔡州登基稱帝,經過數年擴張,這位賊眉鼠眼的家伙躍身成為一位超級魔王。這個魔王走到哪里搶到哪里,“西至關內,東極青齊,南出江淮,北至衛(wèi)滑,魚爛鳥散,人煙斷絕,荊榛蔽野。”搶不到就殺人充饑,成為令人發(fā)指的食人魔。
天下亂成了一鍋粥,木匠的機會來了。
唐中和四年(884年),馬殷仍掉木匠工具出門投軍,做了秦宗權屬下的一員小兵。這一年,木匠正當而立之年。別看馬殷木匠出身,卻是一身蠻力,每戰(zhàn)沖鋒陷陣,端的是異常勇猛。在一次遭遇戰(zhàn)中,秦宗權大軍遭受四面埋伏。馬殷率領三百勇士突入敵陣,三進三出,槍挑敵方兩員大將。秦宗權趁勢驅兵反撲,一舉擊潰敵軍。此戰(zhàn)過后,馬殷聲名大振,升為偏將軍。
秦宗權的暴虐,注定了他迅速走向滅亡。光啟三年(887年),狂妄自大的秦宗權在收拾了一些小股勢力之后,自持兵力雄厚,率領大軍與朱溫開戰(zhàn)。面對秦宗權的瘋狂進攻,朱溫匯合四鎮(zhèn)兵力,與秦宗權展開生死大戰(zhàn)。龍紀元年(889年),秦宗權兵敗被擒,同年押往長安斬首。多行不義必自斃,食人魔秦宗權落得了應有的下場。
與朱溫開戰(zhàn)的同時,秦宗權另派一支兵馬攻打淮南,企圖在一夜之間拿下全中國。這支兵馬的指揮使叫孫儒,孫儒與秦宗權是一樣的貨色,有食人癖,而且非常自負,自以為天下無敵。得令之后,孫儒帶領劉建鋒、馬殷等一眾悍將,一路高歌向前推進,將南唐皇帝楊行密包圍在揚州城內。為了避其鋒芒,楊行密故意示弱,堅守不出。揚州城墻高大結實,孫儒大軍久攻不下,日復一日,大軍師老兵疲,漸漸松懈下來。就在孫儒摟著美人在營中喝酒作樂的時候,楊行密發(fā)動強力反攻,一舉擊破孫儒大寨,斬殺孫儒。其時劉健鋒、馬殷正在外面征集糧草,得知孫儒敗死,二人急急如喪家之狗,忙忙似漏網之魚,帶著七千人馬落荒而逃,經洪州、九江,轉身殺入人煙稀少的湖南境內。
03“茶馬古道”與崛起的湖湘
古代史上的湖南,區(qū)域經濟成型晚,政治地位低。即便是在大唐盛世,湖南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變化,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。歷史的天空風起云涌,走過了幾千年的戰(zhàn)亂歲月,近代湖南終于開掛了,成為一個英雄和偉人輩出的地方。“一群湖南人,半部近代史”。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期,無數的湖南人用熱血和生命書寫了歷史的一頁。
古荊州是湖南湖北的統稱,地理位置橫亙長江流域,坐南望北,進可攻退可守,一旦發(fā)生變故,朝廷很難對付,是以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最大的心病。東晉王朝處心積慮,將荊州一分為二,在荊南區(qū)域設立湘州。唐代又設“湖南觀察使”,自此,湖南湖北正式分家。
那個年代,湖南多是山地丘陵,純屬蠻荒之地,是朝廷貶謫、發(fā)配人犯的地方。無論是貳臣賊子,還是遭受昏君奸臣打擊迫害的忠臣良將,一旦被發(fā)配到湖南,那就意味著前程毀滅,多半就地了卻殘生。肅宗年間,杜甫上疏為宰相房官推脫罪名,被貶為參軍。離開長安之后,杜甫四處漂泊,進入湖南投奔娘舅。但是,他看到的是滿目瘡痍的村莊和漫無邊際的荒野,不禁長聲哀嘆:“湖南清絕地,萬古一長嗟?!?/span>
趁著各路軍閥在中原殺得你死我活,湖南蠻子和地方豪強紛紛跳將出來哄搶占地盤、稱王稱霸。乾符六年(879年),蠻族首領向環(huán)召集梅山石峒切斷邵州道,自封醴州刺史;中和元年(881年),周岳率領義軍與向環(huán)會師,大敗湖南留后閔瑣,在衡州占山為王;同年,湘西洞蠻雷滿襲據朗州,自封武貞軍節(jié)度后;唐朝大將閔勖也來趁火打劫,率兵驅趕湖南觀察使,被朝廷封為欽化軍節(jié)度使。說白了,湖南這塊地,天高皇帝遠,朝廷也管不了,你們自個玩吧,誰狠誰做主。
這個時候,馬殷拍馬趕來。
很多人并不了解馬殷,甚至對他有點不屑一顧,一個木匠而已,做了國王又怎的,不過是運氣好罷了,沒有什么了不起的??陀^地說,如果僅有匹夫之勇,是不可能爬上國王寶座的。成王敗寇,高人不看出身,馬殷雖是木匠出身,卻是一個真正的王者。
“湖湘荊漢,耕織屢空,盜賊留駐,人戶逃亡,傷夷最甚。”經歷了黃巢起義的蹂躪,湖湘大地十室九空,人口劇減。面對這樣一個稀爛的攤子,木匠靠什么圖王霸業(yè)?
一部歷史,不光是帝王將相的歷史,也是市井小民的歷史。上天是公平的,湖南雖然是一個荒蕪、貧瘠的地方,卻是一個四面通達,南北交匯的中樞要道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舉目四望,北有強大的中原王朝,東有南唐楊行密、吳越錢镠、南閩王審知,西南有前蜀王建、南有南漢劉隱,全都是個頂個的狠人,可謂強鄰環(huán)伺,虎視眈眈,一不留神,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就有可能一敗涂地,土崩瓦解。馬殷審時度勢,決心跳出窮兵黷武的圈子,利用地理優(yōu)勢交好鄰國,撬動經濟,發(fā)動“茶馬貿易”。
古代中國到西亞曾經有兩條貿易通道,一條是“絲綢之路”,另一條就是“茶馬古道”。中原王朝為什么總是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侵擾,原因很簡單,草原游牧文明擁有彎弓快馬。在冷兵器時代,草原騎兵如同風馳電掣的裝甲戰(zhàn)車,對步兵作戰(zhàn)擁有絕對優(yōu)勢。這樣的優(yōu)勢形成了攻勢,造成了農耕文明被動挨打的局面?!安桉R貿易”的誕生,使中原農耕經濟和草原游牧文明在幾千年的戰(zhàn)爭空隙之間找到了一個相互助力的交接點。
這個交接點的創(chuàng)造者,就是“茶馬貿易”的總設計師------高郁。這是一位不可世出的謀士,他以高瞻遠矚的眼光,廣闊恢弘的視野,成為五代十國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最杰出的經濟學家,史稱“十國諸葛亮”。高郁毫無保留地向馬殷奉上十國版的“隆中對”,君臣二人一見如故,馬殷將高郁的對策奉為國策。
在高郁的傾力輔佐下,馬殷垂拱而治,上奉天子,下撫黎民;內靖亂軍,外御強藩。發(fā)展蠶桑,鑄鉛鐵錢,開足馬力打造“茶馬貿易”。在烽火連天的亂世,馬楚王國埋頭搞經濟,悶聲發(fā)大財。數十年后,湖南一改之前的蠻荒落后,崛起成為一個經濟發(fā)達、人文薈萃、民生殷富的地方。
“是時王關市無征,四方商旅聞風輻?!?/span>馬楚王朝富甲天下,成為一個時代的經濟中心。
04楚湘大地,力大為王
唐帝國的覆滅,標志著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。從此以后,中國的統治結構發(fā)生了根本性的變化,從以前的貴族政治轉化為平民政治。
記得當年草上飛,鐵衣著盡著僧衣。
天津橋上無人識,獨倚欄干看落暉。
這首詩隱含黃巢戎馬倥傯、叱咤風云的歲月,并且告訴后人,曾經的英雄并沒有戰(zhàn)死,只不過是遁入空門、削發(fā)為僧罷了。
乾寧二年(895年),劉建鋒背水一戰(zhàn),率領十萬大軍進入湖南。俗話說,狠的怕愣的,楞的怕不要命的,大軍所至,無人敢攖其鋒,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潭州。陰霾過盡,苦盡甘來。劉建鋒環(huán)顧左右,文有張吉,武有馬殷,戰(zhàn)馬嘶鳴,兵強馬壯。不免躊躇滿志,雄心勃勃,黃巢不就是這樣起家的嗎!
湘江北去,云霞滿天,湖湘大地的湖光山色無限壯麗。走在潭州街頭,滿大街的美女卓約多姿,一直被壓抑在心底的欲望立刻就被撩撥起來,劉建鋒的衛(wèi)兵橫沖直撞,許多有姿色的女子都被捉來充塞后府,直到人滿為患。軍政內務交給張吉,前方戰(zhàn)事交給馬殷,花天酒地的快活日子留給自己。劉建鋒自此三天一大宴,兩天一小宴,天天開PT。幸福來的太快,劉建鋒整天泡在美人堆里,沉浸在酒色之中。不久,他又看上了一位下屬的妻子,一瞬間就迷戀到了變態(tài)的程度。他將下屬的妻子虜進府邸,當眾上演激情春宮戲,并且喚來下屬,包吃包玩現場觀摩。下屬忍無可忍,掏出一把鐵錘砸碎了劉建鋒的腦袋,一代梟雄當場殞命。也許,他到最后一刻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死,大魔王黃巢不也是這么干的嗎,他好像沒死得這么快。
再說馬殷率部攻打邵州,圍城一個月,硬是打不下來。原來,邵州向來民風彪悍,人人善武,更兼守將蔣勛驍勇,又得雪峰山、梅山的武林群雄助陣,雙方你攻我守,戰(zhàn)斗相當慘烈。正在相持,忽聞潭州噩耗傳來:老大劉建鋒經過大規(guī)模胡搞,把自個的性命搞沒了。朝中不可一日無主,馬殷急忙班師。一通眼花繚亂的評估之后,眾將認為馬殷的力氣最大,一致決定將其推上老大的座位。從木匠到大王,馬殷實現了他的人生大逆襲,成為一個時代的標桿。
潭州太小,沒有安全感。革命尚未成功,要做真正的主人,還得繼續(xù)努力。當時的湖南,除了馬家軍,各個州縣都盤踞著大大小小的軍閥武裝,道州蔡結,衡州楊師遠,郴州陳彥謙,永州唐世旻,連州魯景仁都是硬苒。此外,死對頭楊行密也在岳州插了一腳。為了穩(wěn)定剛剛建立的政權,馬殷派遣軍師張吉、名將劉瓊繼續(xù)攻打邵州,一年之后,邵州、衡州、永州、道州、郴州、連州皆被討平。
人的欲望總是水漲船高。四處流竄的時候,馬殷的夢想是找一塊棲身之地,娶妻生子繁衍后代,只要不絕后就行。但當坐上了武安軍節(jié)度使的位置,他的想法又不同了,他要征服整個湖南!拿下了湖南七州,他又開始覬覦嶺南。公元900年,馬殷派步軍都指揮使李瓊率軍南下開疆拓土,陸續(xù)拿下全州、桂州、柳州、象州、宜州、嚴州、梧州、蒙州、容州、龔州、富州、賀州、昭州。全盛時期的馬楚疆域,北抵江陵,東至江西,南至安南,西至貴州,包含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、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,下轄1府1監(jiān)27州,領106縣。 設武安、武平、靜江等5個節(jié)鎮(zhèn),成為十國當中地盤最大的國家。
公元907年,朱溫廢掉唐朝最后一個皇帝,建立后梁。馬殷上表稱臣,封為楚王。但是,馬殷并未滿足,他向朱溫討要了一項更大的封賞:天策上將軍。
何為“天策上將軍”?唐武德四年(621年),李世民在洛陽城外一舉消滅竇建德和王世充兩大軍閥,功蓋天下。此前,李世民已被封為秦王,位于諸王之上,再往上走已經沒有更高的頭銜可封。好在前朝有例,爾朱榮飛揚跋扈時,北魏封他“天柱大將軍”;侯景亂政,蕭梁封他“宇宙大將軍”。李淵受此啟發(fā),加封李世民“天策上將軍”。馬殷將“天策上將軍”的頭銜要來,目的就是標榜自己的功勞蓋世,可與大唐皇帝李世民媲美。
朱溫很大方,只要你不添亂,什么頭銜都給你。
是年,楚王、天策大將軍馬殷升潭州為長沙府,昭告天下建衙開府,設置百官。
至此,馬楚王國堂堂正正地成為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國家之一。
05五馬爭槽,高郁伏誅
寧遠節(jié)度使龐巨昭坐擁半個廣西,一直在歸楚還是降吳之間拿捏不定。是年,龐巨昭焚香問天,占得一卦:"三羊五馬,馬自離群,羊子無舍。"再占馬楚國運,前后有55年之久。那還有什么好說的,見風倒的龐巨昭立即舉起白旗降了馬楚。
此卦果然靈驗,馬殷死后,楚國歷經馬希聲、馬希范、馬希廣、馬希萼、馬希崇五位君主,眾兄弟上演一場十多年的權力亂戰(zhàn),終致國破家亡;吳國自楊行密后,歷經楊渥、楊隆演、楊溥三位君主,之后被權臣徐知誥篡國。
時間流逝,英雄遲暮,晚年的馬殷臥床不起,朝中大事俱由兒子馬希聲定奪。正式上位之前,馬希聲單單干了一件天大的事:誅殺高郁。
馬希聲為何要殺高郁?不為別的,一朝天子一朝臣,朝朝天子要殺人!高郁的聲望之高,早已讓馬氏王室深感不安。馬希聲雖然還沒扶正,但他需要這個國家按照他的意志運轉,有高郁在,就沒人聽他馬希聲的。因此,政壇元老高郁成了馬希聲的眼中釘、肉中刺。
兒子要做掉自己的肱骨大臣,馬殷急忙從病床上爬起身來,說高先生是王佐之才,沒有他就沒有馬家的今天,斷不能殺。然而,封建皇權容不下任何影響其統治的東西,只要想一想當年的商鞅怎么死的,就會知道高郁將有一個什么樣的下場。
直接殺人老馬不同意,馬希聲就來了個釜底抽薪:罷免高郁的兵權,將其貶為行軍司馬。“工于謀國、拙于藏身”的總設計師從萬人之上,一人之下的寶座摔了下來。但他并未醒悟,憤憤不平地罵道:“長大的狗崽子知道咬人了?!贝伺e無異于火上澆油,天成四年,馬希聲矯詔捉拿高郁,滿門抄斬。大智大慧、功高震主的“十國諸葛亮”,最終倒在狗崽子的屠刀之下。
睡夢之中,馬殷看到一片濃密的迷霧。這使他想起當年的孫儒,每當孫儒濫殺無辜,總是大霧迷城。身著粗布的高郁從霧中走來,厲聲高叫:“高郁為了楚國,三十年鞠躬盡萃,何罪之有?大王為何縱容你的愛子殺我滿門!”馬殷從夢中驚醒,急呼高郁何在,見到的卻是馬希聲那張冰冷而又殘酷的臉。馬殷急怒交加,撫膺長哭。窗外的殘陽投射到馬殷床前,如同生命中的最后一絲暖照,轉瞬即逝。
長興元年(930年),七十九歲高齡的馬殷溘然長逝。臨死之前,馬殷留下一道這樣的遺旨:“楚王君位的傳承秩序,必是兄終弟及。”國事艱難,宜立長君。從外部局勢看,馬殷的做法似乎不錯。然而,人到死去萬事空,未來的馬楚王朝走向何方,哪里是逝去的國王能夠掌握得了的?
馬殷的一生,數度生死,最終總算修成正果。中華文明五千年,稱王稱霸的雄主遍地皆是,唯有馬殷做了湖南之主,卻是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、朝乾夕惕。與歷朝歷代走馬天下、叱咤風云的開國皇帝相比,馬殷做了天策大將軍,反而失去了爭雄天下、逐鹿中原的雄心。雖然在經濟上做強做大,卻總是差了那么一點蕩氣回腸的豪氣。
值得諷刺的是,雖有“兄終弟及”的遺旨,繼位的卻是第二個兒子馬希聲。中原皇帝李嗣源不知道馬希聲是什么玩意,只給了他一個武安軍節(jié)度使兼中書令的番號,也就是說,楚王的爵位并未由他襲承。馬希聲也不在意,對他而言,所有的頭銜都是虛的,老虎稱王稱霸需要尖利的牙齒,河馬為了吃飽喝足只要一張碩大的嘴巴。馬希聲就如同一頭河馬,他不想稱王稱霸,只需要奢靡的生活。
守喪期間,馬希聲在父王靈堂之上喝酒吃雞,大快朵頤。禮部侍郎潘起諷道:“晉國時期的阮籍也在守喪期間吃蒸肉,這還真是,哪朝哪代不出一兩個賢人呢?”阮籍是竹林七賢之首,因為對司馬昭篡奪曹魏皇權心存不滿,是以故做乖張,為母守喪期間“不講孝道”,公開喝酒吃肉。阮籍的放浪不羈留給世人的是一個褒義形象,馬希聲守喪期間吃雞,卻被潘起寥寥數語,勾畫成一個極具諷刺的反面人物。
潘起的譏諷,馬希聲裝作沒聽見。這家伙本是黃鼠狼投胎,治國不行,吃雞特別厲害。據說,他每天要吃掉50只土雞,是名副其實的“吃雞大王”。公元932年,他的報應來了,一塊雞骨頭將其卡死在吃雞大會的宴席上。
06大殺四方,多重人格的馬希范
長興三年(932年),馬希范繼承王位。
首先,馬希范是一個奢靡無度的人,“常攜子弟僚屬于會春園游宴,學士徐仲雅等賦詩上觴,晝夜無度。”其次,馬希范是一個內心陰毒的人,靜江節(jié)度使馬希杲是其異母弟,馬希杲鎮(zhèn)守桂州期間體恤民情、擁有較高的聲望。馬希范懷疑他心存不軌、收買人心。公元936年,馬希范將馬希杲調往朗州,隨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毒殺。再次,馬希范是一個手段殘忍的人,一位富商的小妾頗有姿色,馬希范將其搶回宮里,富商不服,被馬希范手下亂刀砍死。
殺害忠良、奪人妻室、草菅人命、暴殄天物,將大臣和子民玩弄于股掌之間。如此乖僻,似乎早已預示著馬楚王朝的滅國之路。
然而,就是這么一個擁有多重人格、殘暴不仁的馬希范,卻在平定湘西,維護湖南民族團結的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公元939年,溪州刺史彭士愁發(fā)動叛亂,數萬苗兵殺出深山老林,突襲馬楚西部重鎮(zhèn)。彭士愁反叛的理由很簡單:馬希范驕奢淫逸,不配做一國之主。
當年的湘西,“離長沙太遠,離貴州太近。”馬希范很郁悶,這個彭士愁,又沒讓他交稅,造的哪門子反,分明是吃飽了沒事干。接到邊報,馬希范派劉瓊、廖匡齊兩員大將帶兵平叛。裝備優(yōu)良、訓練有素的馬楚大軍來得很快,彭士愁連戰(zhàn)連敗,退至四面懸絕的山寨負隅頑抗,以滾石、擂木、箭矢迎擊楚軍。那廖匡齊原是楚軍第一猛將,曾經槍挑南平國第一高手,哪里會將彭士愁放在眼里。廖匡齊攀藤附葛強攻絕壁山寨,哪知苗兵戰(zhàn)斗力也是非常強悍,一頓大石滾將下來,廖匡齊頓時腦漿迸裂,當場死于非命。
折了猛將廖匡齊,劉瓊退守山下,圍而不攻,欲待困死彭士愁。但彭士愁早有準備,絕壁山寨糧草充足,這一招不管用。劉瓊又生一計,找到山寨飲水的源頭投毒。苗兵中毒,一個個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。劉瓊看準時機發(fā)動火攻,燒得守軍尸橫遍野,死者不計其數。火勢散去,劉瓊上山查點尸體,卻沒有找到彭士愁。原來,楚軍剛一開始燒山,彭士愁就已鉆進山溝逃之夭夭。
楚軍封鎖上山的每一條通道,老彭躲在山里缺吃少穿,時間一長就扛不住了。再怎么著也是亂世當中滾打出來的一條好漢,老彭心里明白,只有活下去才是硬道理。于是,派人出來請降。
馬希范不計前嫌,欣然接受彭士愁投降。從此,湘西成為湖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八百年前,馬家老祖宗伏波將軍馬援率領大軍平定安南,之后做了一件很拉風的事:標銅立柱,以此確立東漢的國威。彭士愁投降后,馬希范效仿馬援在溪州標立銅柱。銅柱外形為八面圓柱,表體銘文,詳述平定湘西的經過。千年銅柱至今猶在,成為馬楚政權妥善處理少數民族關系的重要見證。
開運四年(947年),馬希范去世,終年四十九歲,在位16年。馬希廣繼位,馬希萼、馬希崇不服,兄弟們展開一場長達十多年的王位爭奪戰(zhàn)。
后周廣順元年(951年),南唐元宗李璟趁虛而入,派大將邊鎬攻占長沙,一舉滅楚。野心勃勃的李璟還是一個風流詞人,“細雨夢回雞塞遠,小樓吹徹玉笙寒”的經典名句就是出自他的筆下。對他而言,風花雪月與刀光劍影可以相得益彰,并不沖突。
同年冬季,大雪紛飛,呵氣成冰。馬氏宗族以及馬楚文武官員一千余人被押送金陵。一個曾經閃耀于歷史星空的王朝就此隕落,如同一束煙花,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。
【編輯:何擁平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