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運韜
竹影在隆回周旺的風(fēng)里跳著婆娑的舞,竹山?jīng)_院落里晚嬸七十大壽的笑浪,漫過老桂花樹皸裂的枝椏。我倚著廊柱,指尖輕叩酒杯,看金黃花瓣如褪色的信箋簌簌飄落,剎那間,記憶深處的柴火飯香裹挾著某個黃昏的余溫,撞進了此刻微醺的晚風(fēng)里。原以為退休后的時光會如古井水般沉靜,可當(dāng)清脆的碰杯聲響起,那些被歲月折疊的褶皺,竟如老桂花舒展的花瓣,在生命長河里漾開永不褪色的漣漪。
麗萍的三兄妹,曾在土磚砌就的老屋里編織著綴滿星光的童年。十年前,紅瓦白墻的小洋房拔地而起,與老屋并肩而立,宛如時光寫下的對仗詩行——一邊是浸滿歲月沉香的舊信封,封存著泛黃的往事;一邊是攤開的新稿紙,等待書寫明日的朝陽。如今妹妹遠(yuǎn)嫁他鄉(xiāng),弟弟扎根桂林,而故鄉(xiāng)的土地上,新舊建筑如交疊的掌紋,默默訴說著生命的綿延與更迭。
一、苔痕斑駁處,舊夢駐時光
歲月是位沉默的刻刀,將老屋的精氣神一寸寸抽離。歪斜的門楣上,褪色春聯(lián)蜷縮如深秋的枯葉,在風(fēng)中呢喃著流年的絮語;麗萍父親親手壘砌的土磚墻上,深褐色苔蘚蜿蜒攀爬,像是時光用綠墨水寫下的皺紋。這座老屋,宛如被凝固的時光琥珀,封存著無數(shù)鮮活的往昔,連墻角的蛛網(wǎng)都綴滿故事的塵埃。
邵陽師范畢業(yè)后初為人師的我,以“準(zhǔn)女婿”的身份踏入老屋時,堂屋八仙桌光潔得能映出人影。曾在觀音塘煤礦奮戰(zhàn)半生的老人,端著搪瓷缸上下打量我:“教書是育人的好差事,但踏實比什么都重要。”灶臺前,系著藍布圍裙的母親忙碌著,蒸汽裹挾著辣椒炒肉的香氣撲面而來,話語卻帶著煤渣般的鋒芒:“在鄉(xiāng)下教書,怕是連件體面衣裳都難掙?!边@些帶著礦洞氣息的叮囑與質(zhì)疑,成了我攀登知識高峰的嶙峋石階。從鄉(xiāng)村小學(xué)的三尺講臺,到湖南師大的本科課堂,再到中南大學(xué)公共管理學(xué)院的碩士殿堂,泛黃的教案與燙金的證書里,都浸透著老屋給予的精神養(yǎng)分。知識的求索之路,恰似在歲月長河中撐篙而行,每一次質(zhì)疑都化作有力的槳聲,推動我在學(xué)術(shù)的浪潮里破浪前行。
父親離世后,老屋成了一座空蕩的貝殼,唯有梁上的燕巢仍在年年續(xù)寫春的故事。我撫摸著斑駁的墻垣,忽然懂得:空間與記憶本是共生的連理枝。那個夏夜,我們在屋檐下數(shù)著銀河的碎屑,屋內(nèi)傳來父親低沉的咳嗽:“早點休息,明日還要上課?!蹦赣H的聲音帶著針尖般的刺:“教書先生沒什么出息!”如今,老屋在寂靜中沉睡,可那些帶著刺的畫面,卻在記憶里愈發(fā)清晰,如同被雨水沖刷后的碑文,字字刻骨銘心。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,可時光卻在此處悄然凝固,溫柔又殘忍地封存著過往,讓平凡的瞬間都鍍上永恒的金邊。
二、香漫舊時光,煙火藏溫情
壽宴上紅燒肉的焦香,像一把鎏金的鑰匙,“咔嗒”一聲打開了記憶的百寶箱。戀愛時,麗萍總愛拽著我往娘家跑。有次吃飯,我緊張得筷子在碗里跳起了搖擺舞,父親皺著眉調(diào)侃:“在煤礦扛鋼梁都不見你手抖,談個戀愛倒靦腆了?”母親邊往我碗里夾肉邊念叨:“多吃點,別瘦得風(fēng)一吹就散了架,拿什么護著我家麗萍?”這些帶刺的關(guān)懷,曾讓我面紅耳赤,如今卻成了心底最柔軟的棉花糖,甜得讓人心顫。
記憶如潺潺溪流,在某個不經(jīng)意的瞬間漫過心堤。柏格森將記憶分為機械與純粹,而我與麗萍的戀愛時光,便是純粹記憶里最璀璨的星辰。我們曾在老屋的石板路上漫步,她指著遠(yuǎn)山,眼里盛著整個宇宙的憧憬;也曾在雨夜擠在舊沙發(fā)上,聽父親講煤礦里的故事,母親的調(diào)侃聲像雨點般落進溫暖的空氣里。她低頭時發(fā)梢的弧度,父親皺眉的紋路,母親犀利的眼神,都成了鑲嵌在生命里的珍珠,串成一串抵御時光侵襲的項鏈。每一個回憶的片段,都如同跳動的音符,在歲月的五線譜上譜寫出一曲纏綿悱惻的戀歌。
然而記憶是柄雙面鏡,一面映著溫暖,一面照著刺痛??粗鴫垩缟霄』I交錯的熱鬧,再想起麗萍父母離世后老屋的冷清,心里泛起的苦澀,如同未成熟的青檸。曾經(jīng)那些刺耳的批評與質(zhì)疑,如今只能在回憶里反復(fù)回響,像一首無人伴奏的老歌?,F(xiàn)實與記憶的碰撞,讓我懂得:記憶是遮風(fēng)擋雨的港灣,也是剜心的利刃,它讓美好永駐,也讓失去的疼痛愈發(fā)清晰。那些曾以為傷人的話語,原來裹著最深沉的愛與期待,如同粗糙的樹皮里藏著的甜蜜樹汁。
三、銀絲映琴音,摯愛綻芳華
微風(fēng)輕柔地撩起麗萍鬢角的銀絲,我們并肩而立,聽壽宴的碰杯聲與遠(yuǎn)處飄來的音樂,在暮色里編織成一張溫柔的網(wǎng)。退休后,書房成了我的精神桃源:宣紙在硯臺旁緩緩舒展,像展開一幅未完成的山水長卷;羊毫筆飽蘸濃墨,將歲月的感悟凝練成筆鋒流轉(zhuǎn)的詩行。檀香裊裊中,青瓷茶盞盛著新焙的茶香,我捧起泛黃詩集,仿佛穿越千年,與古人對坐飲酒、談詩論道。黑白琴鍵是另一片浩瀚宇宙,我將半生的思索化作跳動的音符,讓它們在空氣里流淌成時光的注腳;而大成拳的一招一式,則在晨昏交替中舒展,剛?cè)岵膭帕?,藏著與歲月對話的哲學(xué),如同江河與礁石的永恒博弈。
柏拉圖說愛是對美的追尋,笛卡爾認(rèn)為愛是身心的交融,而在竹山?jīng)_的歲月里,我讀懂了愛的深意:愛是在偏見與質(zhì)疑中堅守的磐石,是跨越誤解與隔閡的橋梁。麗萍父親臨終前那句“人踏實比啥都強”,成了我余生鐫刻在心間的誓言。愛如無形的絲線,將過去、現(xiàn)在與未來緊緊串聯(lián),讓老屋與新房的磚石都浸潤著綿長的情感。泰戈爾說愛即充實的生命,在時光的沖刷下,這份愛愈發(fā)堅韌,如同飽經(jīng)風(fēng)霜的古樹,根系在歲月的土壤里扎得更深,成為我們對抗無常的鎧甲。
四、枯桂發(fā)新芽,輪回寫春秋
壽宴的煙火在天際綻放,孩子們的笑聲與生日歌匯成歡樂的海洋。晚嬸被子女和孫輩簇?fù)碇呦虻案馀_,七根紅燭搖曳,映亮她眼角如菊花般的笑紋?!案H鐤|海,壽比南山”的祝福聲中,老桂花樹的花瓣紛紛飄落,像是撒下的金色星辰,為這場盛事喝彩。晚嬸許愿時,麗萍悄悄別過臉,淚水打濕了睫毛——這場景與多年前母親生日重疊,那時簡陋的白面饅頭,與此刻精美的蛋糕,同樣盛滿了歲月釀就的溫情。
銀刀切開蛋糕的瞬間,香甜四溢,兒女們將第一塊蛋糕恭敬地遞給晚嬸,那溫馨的畫面,仿佛是生命輪回的生動注腳。就像墻角的桂花樹,枯枝與新芽并存,凋零與新生達成了奇妙的和解,在時光里譜寫著永恒的圓舞曲。伊壁鳩魯追求快樂,尼采崇尚超越,而在竹山?jīng)_,我讀懂了生命最樸素的真諦:逝去的時光與親人,都化作記憶的養(yǎng)分,滋養(yǎng)著當(dāng)下的每一寸光陰。生命如同四季的輪回,有秋風(fēng)掃落葉的蕭瑟,也有新芽破土的希望,在歲月的流轉(zhuǎn)中,不斷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詩篇。
退休后的日子,我在書房的琴鍵上譜寫樂章,在案頭撰寫評論,揮毫潑墨間讓毛筆字承載歲月的沉淀;在茶香與詩韻中,將大成拳的剛?cè)岵谌肷畹拿恳粋€角落。一招一式,凝聚著歲月的力道;黑白琴鍵,流淌著生命的詠嘆。生命之河永不停息,每一次失去都是另一種形式的獲得。老屋雖已斑駁,但承載的情感永遠(yuǎn)鮮活,而我們的故事,也在時光里不斷續(xù)寫新的篇章,如同永不干涸的溪流,奔涌向前。
五、余暉染歸途,歲月自成詩
暮色如淡紫色的紗,緩緩籠罩竹山?jīng)_。麗萍挽著我的胳膊,與晚叔道別?;赝@片土地,老屋與新房在余暉中鍍上一層溫柔的光暈,宛如一幅被夕陽親吻過的油畫。晚叔揮手的身影漸漸模糊,融入漸濃的夜色里。風(fēng)掠過桂花樹,送來一縷若有若無的琴音,那是未完成的新曲,如同生命的旋律,永不停歇地奏響。
此刻終于明白:生命是一場不停歇的輪回,是不斷的回歸與出發(fā)。我們在回憶中汲取力量,如同樹根從泥土里吸收養(yǎng)分;在現(xiàn)實中創(chuàng)造希望,如同種子在春天破土而出;在未來里延續(xù)愛,如同江河永遠(yuǎn)奔流向海。退休不是終點,而是新旅程的起點。那些帶刺的嘮叨、偏見的叮囑,都成了照亮前路的火把;與麗萍攜手的未來,則是對生命最好的回應(yīng)。在逝去與新生、回憶與現(xiàn)實的交織中,我們終將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,如同老桂花樹在風(fēng)雨中依然挺立,綻放芬芳。
時光的詠嘆調(diào)永不停歇,唱著失去與獲得的變奏曲,訴說著離別與重逢的悲歡離合。我牽著麗萍的手,帶著未完成的樂譜與墨香四溢的詩稿,不再被傷感絆住腳步。因為深知,愛與希望是照亮生命的永恒之光,無論時光如何流轉(zhuǎn),那些鐫刻在記憶里的溫暖與磨礪,都將指引我們走向更遠(yuǎn)的遠(yuǎn)方。老屋與新房并肩而立,一個守望著過去的星河,一個迎接著未來的曙光,而我們的故事,也將如同墻角那株桂花樹,在歲月里綻放新的芬芳,讓記憶中的琴音、墨香與詩韻,在時光的隧道里久久回蕩,訴說著那些永不褪色的故事。